明献陵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洪熙皇帝朱高炽与皇后张氏(明仁宗诚孝皇后)的合葬陵墓,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西峰之下。陵寝始建于洪熙元年(1425年)七月,正统八年(1443年)完工,历时18年。
仁宗朱高炽继位仅10个月就去世了,临终时留有遗诏:“朕临御日浅,恩泽未浃于民,不忍重劳,山陵制度务从俭约。”宣德皇帝即位后,遵照仁宗遗诏营建献陵,并亲定陵园规制。成山侯王通、工部尚书黄福总理修陵事宜。玄宫的建造仅用了3个月,随后营建门楼、享殿、左右配殿和神厨等。正统七年(1442年)十二月建造明楼,次年陵寝全部完工。营陵人员有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统领的10,000名军士,南京海船厂附近江北府卫旗军工匠118,000人,以及河南、山东、山西、直隶、凤阳、大名等府州征调的民夫50,000人。
献陵占地42,000m2,陵宫建筑平面呈前方后圆形。献陵的风水格局属内明堂式。其地面建筑因一道横贯东西的小山而分成前后两进院落,因小山是从陵园左侧延伸而来,所以是献陵的龙砂。